游客
题文

读地貌及地质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是褶皱,开挖隧道可选择向上弯曲的部位
B.②处是断层,是大型水库建设的最理想选择地址
C.③④处都是冲积平原,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D.植被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关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①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②同类活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③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工业区
④商业区的区位需求便捷的交通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读右面 “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题。

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似的类型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国家类型④所反映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
B.少年儿童比重大,就业压力过重
C.城市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过剩
D.人口总数太少,劳动力严重缺少

目前上海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A.卫星城镇人口比重大
B.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赡养照顾众多老人负担过重
C.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年龄构成轻,生育高峰压力大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
水灾害的现象。请你结合材料帮助回答。
材料一北京市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表(mm)

(1)比较北京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从表中数据变化推断北京城市中心区易发生的灾害及成因。
材料二近年来,北京市在一些人行道改造过程中,采用了质量很好的透水砖代替釉面
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可呼吸地面”。

(3)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甲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4)这种做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①有利于大气降水下渗形成地下水
②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 ③美化环境,减弱噪声 ④增加城市地面和空气的湿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材料三城市洪水除了造成内涝,还容易使水资源流失短缺,北京就是用水紧张的城市
之一。2008年北京市总用水量中,地表水5.7亿m3(16%)、地下水23.4亿m3(66%)、
再生水6.2亿m3(18%),再生水利用量首次超过地表水。
(5)读“1990~2005年北京市用水量(比例)变化情况图”(图乙),指出北京市1990年以来用水量比例变化的趋势,并简析用水量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

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地区胜利建成。据此回答题:

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在该地区建站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①低温严寒 ②地形起伏极大
③高原缺氧 ④冻土深厚 
⑤生态脆弱 ⑥适宜施工时间短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与中山站和长城站相比,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条件更好。这是因为其所在地

A.昼短夜长、视野开阔 B.地势高,盛行上升气流
C.自转的线速度较慢、风速较小 D.大气透明度较高、连续观测时间较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