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天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所示山地自然带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坡云杉林带缺失——坡度大 | B.乙坡自然带海拔低——热量充足 |
| C.丙坡积雪冰川带下界高——降雪多 | D.丁坡自然带数目多——高差大 |
图中天山山脉大致为
|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 B.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
| C.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 D.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线 |
下图是“我国某地多年月均降水量和月均温状况图”。读图回答11~12题。
该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 C.地中海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下列景观有可能位于该地的是
| A.坎儿井 | B.桑基鱼塘 |
| C.黄土窑洞 | D.斑点状荒漠 |
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 A.300千米 | B.550千米 |
| C.1300千米 | D.1550千米 |
某地理小组对张村小河上游地区进行一次实地考察,其考察路线如下图所示(图中数值为等高线,单位米)。根据下列考察结果回答4~5题。
当考察队到达C地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此时正值北京时间12时20分,傍晚测得北极星高度是26°18′。由此可以推断,该地可能位于
| A.豫 | B.鲁 | C.赣 | D.粤 |
沿考察路线从A到B沿途有层层梯田,从B到C植被稀疏,土壤冲刷严重。附近村民已解决温饱问题,但经济收入仍然很低。于是同学们对该地经济发展提出如下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是
| A.在C山区兴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种植水稻 |
| B.调整种植结构,南部山区种植柑橘、茶树,沟谷地上种植水稻,同时利用温泉发展洗浴疗养和旅游业 |
| C.北部山区发展林果业,南部山区封山育林,沟谷种植棉花 |
| D.全面发展畜牧业,改进当地土地利用方式,避免出现土壤盐碱化 |
下图是“某节气时世界某地(沿30°纬线)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XZ段为大陆部分。读图回答(1)~(3)题。
XZ段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 B.南半球、东半球 |
| C.北半球、西半球 | D.南半球、西半球 |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漠河的白天比广州长 |
| B.墨西哥湾沿岸可能正遭受飓风侵袭 |
| C.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
| D.华北地区可能正遭受寒潮侵袭 |
下列关于X、Z两地近岸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洋流影响,X地近岸表层海水等温线在当地夏季时向南凸出,冬季时向北凸出 |
| B.X地近岸洋流性质与巴西沿岸洋流性质相同 |
| C.Z地近岸洋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
| D.Z地近岸洋流性质与西撒哈拉西岸洋流性质相同 |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 A. | 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 |
| B. | 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 |
| C. | 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 |
| D. | 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 |
2.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