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 A.地壳活动强烈 |
| B.日地距离缩短 |
| C.黄赤交角增大 |
| D.全球气候变暖 |
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
|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
|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
|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
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5),回答1~2题。
1.图中箭头表示环境反馈作用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2.图中数字代表环境向人类社会提供的生存空间、物质、能量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图4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三者的关系是
图3为“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图中①②③④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
| 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
|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
| 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个省区的危害程度(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个省区的危害程度(十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回答1~2题:
程环境问题类型 度 地区 |
甲 |
乙 |
丙 |
丁 |
| 广东 |
+ + |
+ + |
+ + + + |
|
| 四川 |
+ + + |
+ |
+ + + |
|
| 新疆 |
+ |
+ + |
+ + + + |
|
| 山西 |
+ + + + |
+ + + |
+ |
+ |
1.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①寒潮②酸雨③水土流失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
A、改进种植制度 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
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 A.印度洋海啸 | B.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
| C.日本水俣病事件 | D.内蒙古草原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