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据此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
B.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
C.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
D.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
(2)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 降水较多
B.②地区干旱程度高于①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
C.③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
D.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A.a为海洋b为陆地 |
B.环节①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 |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
D.环节③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
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A.该大洋环流圈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
B.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
C.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
D.④洋流沿岸地区主要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 |
读“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及其比2005年增比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特点是()
A.以煤炭为主,但消费量降低 |
B.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
C.新能源消费比重增幅最大 |
D.煤炭、石油消费比重均有下降 |
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A.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 |
B.森林破坏加剧,荒漠化速度加快 |
C.SO2、NOX等酸性气体增多,酸雨蔓延 |
D.总悬浮颗粒物增多,空气质量下降 |
下图为“2013年12月12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甲、乙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甲<乙 | B.气温:甲<乙 |
C.气温日较差甲>乙 | D.云量:甲>乙 |
关于图中丙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正吹正北风 | B.风力大于丁处 |
C.气压小于丁处 | D.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
《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A.大量消耗资源 | B.大量排放污染物 |
C.科教投入不足 | D.人口增长缓慢 |
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
A.社会保障建设 | B.经济基础建设 |
C.农业基础建设 | D.生态与环境建设 |
“红色产业”是新疆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该地区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是
A.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 | B.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
C.水源充足,黑土肥沃 | D.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