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某地理兴趣小组围绕“新疆交通”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阿克苏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古代“丝绸之路”与图中国道的走向基本吻合,阿克苏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分析其必然性。(6分)
(2)据统计,新疆自治区航空客运占本区客运总量的比重在全国最高,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 牧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在新疆天山地区,牧民们转场时,带着帐篷和生活用品长途跋涉,沿着世世代代踩踏出来的牧道,将牲畜赶往不同海拔的牧场,逐水草而居。目前,天山牧道已被列入新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图为阿克苏某山地转场线路示意图。
(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四季牧场,属于春季牧场是哪一处?近年来很多牧民在山麓地带定居放牧,与之比较,山地转场放牧的优缺点是什么?(8分)
读图回答:
写出图中数码①-⑧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名称:
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⑥________⑧________。
(2)对比①、②两地的气候特点。
从降水分析:①地________________②地________________。
从气温分析:①地________________②地________________。
(3)比较⑤、⑦两地气候的异同。
相似点:全年气温________一年有明显的________两季。
不同之点:⑦地的降水比⑤地________________
读下图,完成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的地质作用分析。
(1)分析①~④的地质作用或环境条件:
①风力侵蚀、搬运、沉积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渤海)地壳下陷
(2)判断A、B、C三处的地貌景观或地形区:
A风蚀城堡、戈壁、沙丘 B________ C________
(3)分析Ⅰ、Ⅱ、Ⅲ表示的季节:
Ⅰ________Ⅱ________Ⅲ________
(4)“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帮助黄土高原治理环境,不仅是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简要说明这句话的
道理。
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2010年03月19日08时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中G表示高气压中心、D表示低气压中心,图中天气系统以约500km/日的速度向偏东方向移动。
材料二2009年11月以来,广西、云南等地持续出现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业遭受严重损失。表1为百色和昆明两地2009年11月前后的气候资料。
表1
城市 |
降水总量 ( ![]() |
平均温度 (11—2月) |
前期降水总量 (6—10月) |
|||
今年 |
常年 |
今年 |
常年 |
今年 |
常年 |
|
百色 |
51.8 |
84.6 |
16.7 |
15.4 |
548.2 |
744.7 |
昆明 |
27.9 |
85.3 |
11.5 |
9.5 |
501.5 |
785.4 |
(1)结合材料一,请你预告未来两天内我国华北平原的风向、风力及天气情况。
(2)结合表1,简述广西、云南等地旱情严重的自然原因。
(3)依据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我国云南、广西等地的旱情能否缓解并说明理由。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10月7日《重庆晚报》报道,今年7月以来,在巴西东北部接近赤道的几个州的海滩上陆续出现了企鹅的身影,由于不适应气候,它们中的大多数非常虚弱。巴西环保组织立即对它们进行了抢救和保护,并计划分批将它们送回南极。
专家对企鹅出现在赤道附近的原因看法不一。有专家认为人类过度捕鱼,令企鹅不得不游向离岸更远的海域觅食,最终不敌强劲水流被带到热带;也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水流,更多的风暴令海洋风浪变大将它们冲得更远;还有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但洋流把它们带到了巴西东北部海岸。
材料二 南美洲简图。
(1)用“△”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并说明该渔场形成的原因。
(2)④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科隆群岛上栖息着南极企鹅,企鹅到达该岛且能在此地生存受________的影响。
(4)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洋流,全球气温上升会对①处洋流带来怎样的影响?
读材料一、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
材料二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5°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
(1)依据上图分析判断,此时A城镇风向是________。
(2)A、B、C、D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________。
(3)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目前利用方式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②在E、F两地中,________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