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土地是人类各项活动的空间载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成为实现土地供需平衡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和区值优势差异是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评价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标是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程度和土地产出水平三大方面。
材料二 图1为湖南省地形图,图2为湖南省土地利用效率类型区划分布图。
图1 图
(1)描述湖南省的地形特征:(6分)
(2)指出湖南省水灾严重的地区.并从水系特征方面加以分析。(10分)
(3)分析环洞庭湖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于长株潭区的主要原因。(9分)
(4)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简述湘西地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措施。(12分)
读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图中最外圈为赤道,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代表晨线,OM、ON为日期分界线,∠MOC=450,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外围正确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图上相应位置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3)如果有一架飞机沿着晨昏线从A飞到C,其飞行方向是 。
(4)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 。
(5)此日过后,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 B.昼长夜短,但昼渐短夜渐长 |
C.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 D.昼短夜长,但昼渐长夜渐短 |
(6)此时A点正午太阳高度为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1近十年来,我国钢铁企业迅猛发展。2008年底,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尽管原材料价格逐渐下降,但诸多钢铁企业,相继减产、限产、甚至停产,处于微利或亏损经营中。
材料2下面为攀钢和宝钢的区位略图。
(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与宝钢相比,攀钢发展钢铁企业的主要优势。
(2)从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攀钢、宝钢减产,限产的主要原因。
(3)从地理角度分析两家企业如何通过优势互补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
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类型
②地 |
④地 |
|
气候类型 |
||
特点 |
||
分布规律 |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_____地。影响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②地常年盛行风______,该地的盛行风是______ (填字母)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4)与③地比较,①地海陆间水循环活跃,表现在、等主要环节上。
(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是
(2分
影响山地自然带垂直变化的因素很多,且其变化与纬度地带性变化具有相似性。据此回答(1)-(2)题:
(1)影响山地自然带数目多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至少答3点,6分)
(2)山地自然景观的垂直差异产生的基础是,由赤道向两极自然景观的变化,产生的基础是。(每空1分)
读图,回答问题:
(1)A处的地质构造是,该谷地形成的原因是
(2)B处的地质构造是,其地表形态是。
(3)C处地质构造是,判断依据是。该处谷地地形形成的原因是。
(4)A、B、C三处,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处为好,常成为良好储油构造的是处,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