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1,回答(1)-(3)题。

(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变化表,回答10 ~11

2000〜2010年期间,我国突出的问题是( )

A.社会养老负担明显加重
B.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D.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

根据普查数据,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A.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B.十年间劳动力比重略有增加
C.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D.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

图6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8 ~ 9题。

据图6判断,退化率最严重的坡向是( )

A.东坡 B.南坡 C.西坡 D.北坡

对图示信息解读和分析,正确的是( )

A.草地退化率与海拔高度总体呈负相关
B.退化率高的坡向光照条件一般较差
C.当地居民活动主要在4700—4900米左右的南坡附近
D.当地居民冬季放牧会选择北坡韋场进行

流域汇流过程是指流域内各种成份的径流汇集到溪沟、河谷,直流到流域出口的过程。完成6~ 7题.

图4示意暴雨中心位置对流域汇流的影响。SMD表示暴雨中心发生在上、中、下游区域或均匀分布时汇流过程。若暴雨中心发生在上游区域时,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5示意流域形状对流域汇流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流域形状会产生不同的汇流过程。流域形状甲、乙、丙分别对应汇流过程正确的是( )

A.甲-①乙一②丙-③
B.甲-①乙一③丙- ②
C.甲-③乙一②丙-①
D.甲-③乙一①丙-②

图3为“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图示沙尘扩散,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墨西哥湾沿岸诸国年降水量减少 B.亚马孙河含沙量剧增
C.美国东南部大气悬浮颗粒物增加 D.巴西高原干旱程度加剧

图1为地球某日昼夜分布情况示意图,N为北极点,S为南极点,P为120°E和晨线的交点。图2表示四地旗杆的日影(图中短粗线)朝向,读图回答1~2题。

若从该日开始P点向北极点移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昼变长
B.合肥日出时间越来越晚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D.合肥某中学正午旗杆的影长将逐渐变短

当P点地方时为6月22日9点时,图2中影子朝向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