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图2
(1)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2)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3)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降水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资料一: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资料二:(新华网)未来30年,我国人口将形成5亿城镇人口、5亿流动迁移人口、5亿农村人口“三分天下”的格局。据此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 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 |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 D.城市化速度快 |
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 B.人口总量减少 | C.就业困难 | D.经济衰退 |
2010年11月,全国开展新中国以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通过人口普查不能弄清
A.人口数量 | B.人口构成 | C.人口合理容量 | D.城市化水平 |
非洲赤道附近东非高原上形成了热带疏林草原,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现象 |
在我国西北极端干旱的荒漠地区搞绿化,一定要种植 ( )
A.水生植物 | B.耐旱植物 | C.树 | D.草 |
垂直带谱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
A.所在的纬度位置 | B.海拔高度 | C.垂直气候带 | D.水平带所在的地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