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对国家管理、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1949年至今,我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与2010年进行过六次全国性人口普查。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和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的相关数据比较。

比较项目
时间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大学生人数(每10万人)
城镇人口比例
第五次人口普查
22.89%
66.78%
10.33%
3611
36.22%
第六次人口普查
16.60%
70.14%
13.26%
8930
49.68%

(1)根据材料判断,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不同年龄人口增长变化特点。
(2)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人口普查期间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及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的地形有何特征?
2.甲丙两地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其成因不同,请简述成因。
3.乙地从20世纪后期开始,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试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4.该国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水能丰富,但世界著名的水电站却建在南部,试分析其原因?
5.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对环境系统的主要影响有(多选)
A.减小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 B.影响全球氧循环
C.抑制全球变暖 D.改变下垫面性质和水热平衡
6.为保护热带雨林,人类应采取的正确行动有(多选)
A.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管理力度 B.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国际救助
C.提高公民环境意识 D.禁止刀耕火种农业,建立规模化农场
E.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经济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高加索山脉很多山峰都很高大,许多山峰的绝对高度超过了海拔5000米,主峰海拔5642米,山上气候寒冷,终年积雪。大高加索山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1200米以下为阔叶林;1200—2200米为针叶林;2200—3000米为亚高山和高山草甸;2600—3500米为高山苔原;3000—3500米以上为冰雪带。
材料二:高加索地区局部图

1.甲乙两地1月均温相差明显,其中甲约6°C,乙约0°C,简析差异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和图分析该地河流广布的自然原因。
3.简析图示区域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4.简析高加索地区发展冶金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阅读图文资料,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9月20日,俄罗斯官方宣称经深海考察结果证实,北极的120万平方公里地区应属俄罗斯所有。美国、加拿大等国不仅公开表示不满,而且也纷纷采取新的抗衡举动。以北极为对象的地缘政治斗争从此将成为国际关系新的组成部分。
材料二:2004年7月28日,我国在挪威斯匹次卑根群岛 的新奥尔松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11°56′E)。

1.A、B、C三个国家中,地跨两洲的是国(填字母);人口超过1亿的是国(填字母),其中B国人口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2.北极地区降水量很少,但仍为湿润地区,这是因为
3.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海岸线曲折破碎,这是由于作用形成的。
4.斯匹次卑根群岛虽然地处高纬,但其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其最主要的成因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降水稀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向作用弱
C.暖流的影响 D.四周被海洋包围,受海洋的影响明显
5.关于北极黄河站、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黄河站盛行东南风,中山站盛行东北风
B.一年中,黄河站的极昼极夜时间短于中山站的极昼极夜时间
C.黄河站的自转线速度比中山站快
D.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6.估算黄河站至北极的距离约为
A.888千米 B.1230千米 C.2332千米 D.3664千米
7.简要说明北极科考的意义(至少二方面)。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比较,巴黎的气候特征(冬、夏气温,降水季节分配)有什么不同特点,并简述其成因。
(2)图中P、R两河中,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较大的是河,试分析其变化大的原因。
(3)图示区域冰川地貌广布,试举例说明
(4)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试分析原因。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试分析图中荆江河段为“地上河”的原因。
(2)简要分析洞庭湖沿岸水稻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3)根据甲省的资源状况,说明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及其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