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  图1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2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 。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 ;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____ ,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苏南地区____________ 苏中地区_______ 苏北地区___________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4分) 读南半球两区域简图(甲、乙),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某区域简图(图甲)

南太平洋某岛国的某岛屿简图(图乙)

(1)图甲所示国家畜牧业发达,其产品________是世界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矿产资源丰富,向我国出口大量的________矿石。
(2)图甲洋流按冷暖性质划分属________流,名称是________,产生L地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
(3)图乙岛屿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4)图乙M、N两城市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城市,原因是________。
(5)该岛屿发展农业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

(15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种桑养蚕抽丝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丝绸生产量与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桑蚕饲育适温为20~30℃,养蚕周期一般需要40~60天。
2006年,我国实施“东桑西移” 战略,把蚕茧主产区从东部的广东、浙江、江苏等省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左图中的甲自治区在接受“东桑西移”的过程中桑蚕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蚕丝产量已经稳居全国第一。右图为N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从经济角度简析我国实施“东桑西移”战略的原因。
(2)从气候角度分析甲自治区发展蚕桑产业的有利条件。
(3)简述N市成为大宗蚕丝交易中心的有利条件。
(4)根据下图(图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蚕桑资源的综合应用对蚕区农村的有利影响。

(12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西电东送”南通道电源点之一,已形成以甲、乙为中心的铁路、国道和高速公路网络,其中R河流域正在发展成为“电力——冶金——化工基地”。

(1)说出R河流域的地形特征。
(2)评价P地建设大型水电站的区位条件。
(3)阐述R河流域发展冶金、化工产业的有利条件。

近30年来,下图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简析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
(3)该市钢铁工业布局较合理,而化工厂布局不合理,请从环境因素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甲岛是太平洋中部的一个火山岛,经济以农业为主,甘蔗制糖业是该岛最主要的支柱工业。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5500℃~8500℃,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

(1)比较N、S两城市冬半年降水量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2)简要分析该岛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的自然原因。
(3)说出甘蔗制糖业布局的主导因素。
2008年该岛甘蔗每公顷产量为45.89吨,我国为71.23吨。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利用我国甘蔗的种植技术和甲岛所在国政府合作,在甲岛投资种植甘蔗。
(4)分析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的主要原因。
2010年,我国需要进口177万吨食糖,预计将逐年增加。
(5)分析我国蔗糖进口量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