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读下列四幅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所示四个国家中,适宜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乙国的自然特点是
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 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 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
丁图中湖泊水面较海平面低得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 B.气候干燥,无河流注入 |
C.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 D.位于东非裂谷带上,漏水严重 |
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①和② | B.②和③ | C.③和④ | D.④和⑤ |
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
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断崖m的高度
A.等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
B.小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
C.大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
D.是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的4倍 |
一般来说,图中居民点p与k山峰的气温相比
A.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2℃多 | B.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4℃多 |
C.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2℃多 | D.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4℃多 |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
A.该地位于山脊,地势较高 |
B.该地位于山谷,工程量小 |
C.该地岩层脆弱,易于开挖 |
D.该地位于鞍部,地势较低 |
为了防止断面处山体滑坡,下列有效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②修筑梯田③控制水流量④整修加固裸露岩体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左图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下右图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 B.受暖流影响 | C.受寒流影响 | D.受陆地影响 |
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上右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