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年-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2)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状况  B.产业结构
C.人口政策  D.自然环境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特点有()

A.多分布在大城市 B.以重工业为主 C.资本高度集中 D.以中小企业为主

影响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上海宝山钢铁工业中心形成的最主要共同因素是()

A.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 B.接近广大的消费市场
C.廉价而便捷的水运条件 D.良好的农业经济基础

调整后的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布局日益集中到西部,是为了()

A.便于产品出口 B.东部地区已达饱和
C.更充分地利用莱茵河运钢材 D.就近获得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的广泛使用 B.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冲击
C.煤炭资源的枯竭 D.市场的萎缩

读下图甲及图乙,完成问题。

图甲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关系属于()

A.投入—产出关系 B.地域(空间)联系 C.信息联系 D.技术联系

从图乙所示的工业联系看,应集聚的工厂是()

A.食品厂——木材厂 B.汽车厂——化纤厂
C.自行车厂——电视机厂 D.钢铁厂——纺织厂

图乙表示()

A.工业的集聚 B.工业的分散 C.工业的信息联系 D.技术联系

图乙所示工厂的元器件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的目的是()

A.寻找最优区位 B.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C.减轻污染 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