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为某区域中心城市不同年代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读图可分析该城市制造业的空间变化,与其变化不相符的是( )
A.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
B.在城区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
C.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展的趋势
D.制造业重心有向北迁移的趋势
(2)图中显示出的变化,说明城市制造业( )
A.在区域社会经济进入高水平时期就业比重将大幅度增加
B.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C.空间格局演化与区位通达度及政策引导关系不大
D.在区域产业发展的结构中资源密集型企业始终为主体
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个球体 | B.地球不停地自转 |
C.太阳的东升西落 | D.黄赤交角的存在 |
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
B.是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
C.是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
D.是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的唯一条件 |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3题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2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公转②地球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杭州与北京相比,杭州的
A.自转角速度比北京大 | B.自转线速度比北京小 |
C.昼夜长短变化比北京大 | D.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大 |
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轴的空间指向是随季节而变化的 |
B.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 |
C.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 |
D.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24小时,叫一个恒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