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用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A.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远高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2)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 C.川地面积 D.林木蓄积量
在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工程建设。据图完成小题。 图中的防护工程主要是针对下列灾害中的 ( )
①地震 ②滑坡 ③泥石流 ④崩塌 ⑤山洪
A.①②③ | B. ②③④ |
C.②③④⑤ | D. ①②③④⑤ |
图中边坡上网格状装置的主要功能是 ( )
A.加速径流 | B.保持水土 |
C.促进蒸发 | D.美化环境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据材料回答小题。
世界平均 |
中国平均 |
河西走廊 |
塔里木河 |
准噶尔盆地 |
海河流域 |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
30% |
20% |
92% |
79% |
80% |
95% |
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资源可利用量高于世界平均值 |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 |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 |
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 )
A.降水总量小 | B.降水年际变化大 |
C.浪费更严重 | D.水资源需求量大 |
下图为“我国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据此回答小题。对图示寒潮出现次数空间分布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 )
A.自东北向西南递减 |
B.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
C.从乌兰巴托至南昌一线向左右两侧递增 |
D.从西安向成都递增 |
与西安相比,成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原因是 ( )
A.地势高,寒潮影响不到 |
B.北部有山地阻挡 |
C.纬度较低,寒潮难以到达 |
D.亚热带气候区,气温较高 |
下表为韩国不同季节气象统计资料,阅读相关信息完成小题。根据表中信息判断,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 )
A.干热风 台风 梅雨 | B.沙尘 梅雨 酷暑 |
C.干旱 台风 伏旱 | D.沙尘 梅雨 台风 |
与表中③的成因相关的是 ( )
A.冷暖气团交锋 | B.东北信风 |
C.空气旋转辐合上升 | D.副热带高气压带 |
积极开发低碳清洁的新能源,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中国风能资源分布。据此完成小题。我国风能资源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
A.风能丰歉与海拔呈正相关 |
B.风能丰歉与纬度呈正相关 |
C.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
D.风能欠缺区分布主要与地形因素有关 |
当前我国开发风力发电有利条件是 ( )
①风能资源丰富 ②市场需求量大 ③能源结构以新能源为主 ④优惠政策支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