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1,回答(1)~(3)题。

(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所给四幅图分别代表一种气候类型,哪幅图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读图回答问题。
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用煤来发电与水力发电的主要不同是 ( )
| A.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 |
| B.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
| C.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 |
| D.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
综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
| A.② | B.④ | C.③ | D.煤变油 |
该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图,图中实线表示等高线,R1为输水管道,R2、R3为天然河流,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某村与甲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42米 | B.18米 |
| C.62米 | D.20米 |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
| B.R1可自流输水 |
| C.R2西流补给R3 |
| D.R3可能有凌汛 |
该图是一幅虚拟地图。图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问题。
根据图中信息,判定正确的判断
| A.位于南半球,a<b<c | B.位于北半球,f>g |
| C.位于南半球,e<d | D.位于北半球,d=a=f |
导致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 B.海陆位置 |
| C.地形(盆地) | D.人类活动 |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
E点的海拔可能为
| A.142米 | B.192米 |
| C.98米 | D.298米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处地势落差大,宜建水电站 |
| B.观察者在C处可直接观察到D处 |
| C.图中的湖泊是外流湖、咸水湖 |
| D.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