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半岛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T1107公路在甲段有多处连续弯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路段
A.地下矿产丰富,为接近原料产地 B.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物资源
C.聚落人口密集,为增加交通流量 D.地形高差较大,为减缓公路坡度
(2)乙城市是图示区域中规模最大的聚落和著名疗养城市,据此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宽广,交通便,风景好 B.周围地貌多样,耕地多,产粮足
C.全年降水丰富,水质好,资源丰 D.地处沿海地区,暖流强,气温高
图为“人口增长阶段示意图”,完成1-2题。
![]() |
1.人口迅速增长的阶段是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2.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处于第三阶段,其特征是
A.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 B.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C.青少年儿童比例小,劳动力不足 D.人口年龄结构失衡,性别比例失调
读“四川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判断此地危害性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 | B.泥石流 | C.地震 | D.水土流失 |
![]() |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M处的地质构造是
A.山岭 B.谷地 C.背斜 D.向斜
2.图中N处的地质作用是
A.沉积作用 B.变质作用 C.外力作用 D.岩浆活动
3.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
2008年12月18日10时18分(东五区时间),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从中山站出发,前往冰穹A地区建设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完成1~2题。
1.科考队出发时时,北京时间是
A.17日15时13分B.18日13时18分C.19日15时13分D.19日13时18分
![]() |
2.科考队出发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1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根据此完成下面三题。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A.5时25分 | B.6时25分 | C.12时25分 | D.13时25分 |
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 | B.1020千米 | C.1220千米 | D.1420千米 |
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
A.年降雪量较大 | B.气压较高 | C.年太阳辐射较强 | D.年均风力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