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该国人口240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约2.4%,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回答下列各题。
该国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
B.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 |
C.地势南部高,北部低 |
D.人口增长处于原始型 |
关于该国经济活动的正确叙述是
A.北部地区主要发展乳畜业 |
B.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渔场 |
C.木材产自常绿硬叶林区 |
D.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 |
图中甲地发展炼铝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①铝土矿丰富,接近原料地 ②邻近水库,提供优质水源
③附近有水电站,能源充足 ④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⑤有铁路运输和海运,交通便利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④⑤ |
2013年10月20日,来自缅甸孟加拉湾的天然气在中国广西贵港市点燃,这标志着中缅油气管道干线建成投产。下图为中缅油气管道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在选线过程中,需要对管线长度、穿越障碍(如河流、铁路等)、地形地貌等方面进行调查,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A.数字地球 | B.RS | C.GIS | D.GPS |
有关中缅油气管道建设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决我国西南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 |
B.有利于提高我国天然气利用技术 |
C.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沿线居民生活质量 |
D.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
下图是2014年2月14日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下列能正确表示①—②—③沿线的云量和气温变化趋势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此时吹西南风 | B.②地气温日较差较小 |
C.降水概率②大于③ | D.③地河流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
下表是2001年和2011年我国五省区各种作物的投入比重(%)。据表分析相关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2001 年 |
2011 年 |
|||||||||||
谷物 |
豆类 |
糖类 |
油料 |
棉花 |
蔬菜 |
谷物 |
豆类 |
糖类 |
油料 |
棉花 |
蔬菜 |
|
甲 |
28.74 |
0.00 |
2.34 |
0.00 |
50.56 |
18.36 |
26.80 |
0.00 |
1.79 |
0.00 |
49.71 |
21.70 |
乙 |
40.69 |
23.41 |
1.77 |
0.00 |
0.00 |
34.13 |
61.56 |
16.24 |
0.70 |
0.00 |
0.00 |
21.50 |
江西 |
46.56 |
0.00 |
0.00 |
7.44 |
2.85 |
43.15 |
52.80 |
0.00 |
0.00 |
7.72 |
3.33 |
36.15 |
浙江 |
35.03 |
0.00 |
0.00 |
5.06 |
1.08 |
58.83 |
16.44 |
0.00 |
0.00 |
2.01 |
0.00 |
81.55 |
丙 |
15.04 |
0.00 |
4.68 |
2.61 |
0.00 |
77.67 |
19.31 |
0.00 |
7.99 |
0.00 |
0.00 |
72.70 |
甲、乙、丙三省可能分别是
A.黑、新、滇 | B.新、黑、琼 |
C.琼、豫、黑 | D.冀、琼、黑 |
分析表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省是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
B.江西以谷物生产为主,是因为平原面积广大 |
C.浙江谷物投入比重降低,是因为种植结构调整 |
D.乙省蔬菜投人比重降低是由于退耕还湿 |
下图中a、b分别表考2001年和2011年安徽省芜湖市居民购物出行的距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示信息显示
①购买家用电器出行距离变化最大②居住区周边商业设施不断提升
③城市功能分区明显④城区环境承载力大幅降低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据图可以判断芜湖市
A.规模等级下降 | B.基础设施改善 |
C.服务范围缩小 | D.矿产资源增多 |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我国开始采取渐进、微调、各省不同步的方式启动“单独二胎”政策, 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我国启动此项政策的国情是
A.人口死亡率增高 | B.人口老龄化加剧 |
C.环境承载力提高 | D.城市化进程加快 |
此项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降低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 | B.使得人口增长模式转型 |
C.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 D.加剧性别不均衡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