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 |
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 |
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下列研究成果与运用的主要方法不相符的是
A.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揭示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B.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模型建构法 |
C.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
D.鲁宾、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
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叙述错误的是
A.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
B.达尔文是从种群的层面科学系统的解释了生物的进化原因 |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
D.共同进化是物种多样性形成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重要条件 |
小麦叶肉细胞核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
A.1种 | B.4种 | C.5种 | D.8种 |
图甲是H20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 =b时H20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时,![]() |
B.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
C.pH=c时,e点为O |
D.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取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小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培养一段时间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进行两次,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一和实验二互为对照 |
B.浓度大于0.00lmg/L,都能促进胚芽鞘伸长 |
C.浓度大于l0mg/L,会抑制胚芽鞘的伸长 |
D.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1~ 10mg/L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