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南京市、淮安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H2C2O4水溶液中H2C2O4、HC2O4-和C2O42-三种形态的粒子的分布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sp(CaC2O4)=2.3×1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的粒子是HC2O4- |
B.0.1 mol·L-1 NaHC2O4溶液中:c(C2O42-)>c(H2C2O4) |
C.pH=5时,溶液中主要含碳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c(C2O42-)>c(H2C2O4)>c(HC2O4-) |
D.一定温度下,往CaC2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CaCl2固体,c(C2O42-)将减小,c(Ca2+)不变 |
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都可以被取代。若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被苯基取代,则可得到的分子如右图,对该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5H20 |
B.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
C.此分子属非极性分子 |
D.此物质属芳香烃类物质 |
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氯气和氯化氢杂质,为了除去杂质而获得较纯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最好方法是
A.通过NaOH溶液 |
B.通过饱和NaHCO3溶液 |
C.通过蒸馏水 |
D.通过CuSO4溶液 |
1mol氯化钙中含有
A.1mol氯化钙分子 |
B.约6.02×1023个氯离子 |
C.2mol氯离子 |
D.约3×6.02×1023个电子 |
用两根铂丝做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再向两个电极上分别通甲烷气和氧气可形成原电池——燃料电池,根据两极反应的实质判断,
的一极,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阴极:4H2O+2O2+8e=8OH- |
B.正极:4H2O+2O2+8e=8OH- |
C.阴极:4OH--4e=2H2O+O2↑ |
D.正极:4OH--4e=2H2O+O2↑ |
已知由AgNO3溶液和稍过量的KI溶液制得AgI胶体,当把它和Fe(OH)3胶体相混合时,便析出AgI和Fe(OH)3的混合沉淀。由此可推断
A.该AgI胶粒带正电荷 |
B.该AgI胶粒在电泳时向阴极移动 |
C.该AgI胶粒带负电荷 |
D.Fe(OH)3胶粒在电泳时向阳极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