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
①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近代中国,无数志士仁人探求救亡、图强的道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7周年的当天,
香港、澳门多家报纸或发表社评,或以套红的国庆专版刊载庆祝文章;最近,我国许多学者专家积极编修台湾
文献史料,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台湾历史及两岸同源一体的文化历史渊源。上述事例表明 ( )
①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 ②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
的,而是具体的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列能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的是 ( )
①文学艺术 ②文字 ③科学技术 ④史书典籍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从2007年12月15日起,全国政协委员开始对安徽境内的隋唐大运河遗址进行考察。通过考查发现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成为中国的“古代文化长廊”。 这主要说明 ( )
A.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
C.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
近现代,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过程,其重要转折点是 ( )
A.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 B.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
C.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 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
2006年9月是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把长征故事讲给中小学生”成为今年活动的主题。(2008·汕头模拟)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的最高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 ( )
①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
大的物质基础 ④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