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23186.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民间企业投资额所占比例分别是23%、13%和64%。这说明( )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
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
C.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评价原则之间常存在矛盾。一般说来,要提高产品的性能,就要增加成本,导致产品价格上升;要考虑经济性,就制约了产品性能的提升。右图中,体现性能与价格的这种关系的曲线是;为了使价格与性能关系体现为另一曲线,最需要加大投入比重的要素是。
A.曲线①资本 |
B.曲线①劳动力 |
C.曲线②技术 |
D.曲线②土地 |
假定2010年我国某款工艺品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1330元,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7元人民币。如果2011年生产该款工艺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纸币流通速度提高50%,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其他条件不变,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若该款水晶工艺品以美元标价,则其价格为
A.200.5美元 | B.200美元 | C.192美元 | D.199.5美元 |
用“拉面”技术换学日语,用Photoshop技能交换学拉小提琴,用杨氏太极招式交换摄影技术……这是厦门理工学院校园里出现的五花八门的“技能交换”现象。如果从
市场角度看“技能交换”现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技能交换”属于商品流通 | B.“技能交换”属于商品交换 |
C.“技能交换”属于物物交换 | D.“技能交换”属于租赁消费 |
苏东坡有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要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 | B.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
C.要改变落后的消费习惯 | D.量入为出、合理消费 |
有位著名作家总结出“西方人崇尚个性,东方人追求共性”,道出了我们的心理定势:一说流行什么,满大街全是时尚。在消费方式上,尤其如此,流行西服,连农民下地也穿西服;流行“松糕厚底鞋”,不分高矮胖瘦,脚下统统蹬着大厚底;流行“文化衫”,满大街背着“文化”跑……这说明
A.盲从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 B.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着居民的消费 |
C.“物美价廉”消费理念已经过时 | D.攀比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