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2 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
根据材料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
如图是南中国海,作为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幅员辽阔,拥有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浩瀚海域,2011年6月海巡31”船出访新加坡,航行途中将监视海洋环境,重点检查在我国领海航行、停泊、作业的外国籍船舶,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与主权等活动,于6月23日下午结束新加坡访问,启程返回珠海基地。
请叙述南中国海的重要性。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101ºE以西的地形特点,并说明该区域发展交通建设不利的地质条件。
(2)分析该区域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的原因。
读资料和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气候变化在2009年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词,温室气体减排因涉及各国发展利益,12月7日—18日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谈判中成为争论的焦点。
材料二: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1)C、D两城市纬度相近,但气候类型不同,分析其原因。
(2)简述B国东北部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图中,A表示系统;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持续发展是基础;持续发展是条件;持续发展是目的。
(2)在该复合系统中,最核心的因素是,原因是。
读下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材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是珠江三角洲。过去,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以“基塘”特色闻名于世,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的水果种植、淡水养鱼、蚕桑、蔗糖和商品粮的生产基地。近十几年来,随着开放改革的深入发展,“基塘”的生产规模和面积大幅减少,并逐步向经营蔬菜、花卉、瓜果等作物的商品农业发展。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甚至出现大片出售、出租土地等现象。运用农业区位原理分析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城市中,表示深圳市的是。
(2)请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广州成为我国重要特大城市的原因。(提示:从对外交通、地形特点、与周边重要城市的联系等方面进行思考)
。
(3)广东省的许多学生都到广州上大学,请分析说明原因:。
(4)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区位条件有。
(5)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多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类型和农业土地发生改变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