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和岩石。冻土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类。季节性冻土指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土层;多年冻土指冻结持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冻土。下图是“北半球南北方向多年冻土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我国季节性冻土冻结和融化的特点是(  )   

A.季节冻结层每年1月开始产生
B.季节融化层每年9月达最大厚度
C.季节冻结层每年4月达最大厚度
D.季节融化层每年6月开始产生

亚欧大陆自西向东冰土带的分布南界具有纬度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

A.海洋性气候强弱 B.东中西地形差异
C.土体颗粒的组成 D.植被种类的多少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地震过后前往该图所示山区调查,为课题《地震对山区的影响》收集相关数据,对于以下组员所列信息你认为最不可信的是()

A.①发生大规模的山体滑坡现象
B.②水位暴涨,水面面积扩大
C.测得③处水体的泥沙含量增加
D.观察到④处有泥石流痕迹

读美国20世纪30年代某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图中反映的灾害最可能是()

A.暴风雪   B.飓风 C.水灾  D.沙尘暴

该灾害多出现于()

A.4~5月 B.6~7月  C.8~9月 D.10~11月

如图是某一河流的某一测站,在2011年7月18日至20日的水文历线图。回答问题。

降雨停止多少小时以后,测站附近才开始出现泛滥()

A.9 B.18 C.27 D.26

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状态下,该地水文历线的洪峰点却呈现向左偏移的情形,最可能反映下列哪种现象()

A.测站上游植被遭受破坏 B.测站上游兴建大型水库
C.测站下游开始兴筑堤防 D.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完成问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损失率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
B.因为经济发达,所以甲地区灾害损失率最大
C.乙地区损失率较大,其原因之一是抗灾能力差
D.丙地区损失率较小,其原因主要是灾害强度小

“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发生发展过程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洪涝
C.地震 D.森林病虫害

中国是世界重要的苹果生产和浓缩果汁的出口国。读图回答问题。

与渤海湾苹果带相比,黄土高原苹果带的优势条件是()

A.水源丰富
B.降水充足
C.昼夜温差大
D.地势低平

鲁中低山丘陵区苹果树多规划种植在山腰地带,其主要原因是( )

A.利于通风散热
B.台风影响小
C.低温、冻害影响小
D.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