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陕西和河南两省相邻,旅游资源有许多共同之处,两省旅游部门拟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沿陇海铁路开辟一条跨省旅游线路——千年古都游,促进两省经济共同发展。下表为“千年古都游线路”。据此评价该跨省旅游线路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主要城市
主要景点
西安
钟楼—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西安城墙—半坡遗址—兵马俑—秦始皇陵—乾陵—茂陵—法门寺
郑州
嵩山少林寺—黄帝故里
洛阳
白马寺—龙门石窟—关林
开封
相国寺—包公祠—龙亭—宋都御街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月广州至乌鲁木齐一线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计7分)

(1)该图表示____季气温变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2)图中A地是我国__地区,判断依据是___。因此,该地区农业中的____业占重要地位。
(3)图中气温最高处是有“火州”之称的____盆地,其著名的农产品有:______。

读图回答有关问题:(每小题2分,计8分)

(1)A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 __,发展其的区位优势是 ____
(2)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说明其原因及解决途径。
(3)简要分析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4)简要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的水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材料二:1999-2003年我国耕地减少情况分析

资料《1999-2003年国土资源部土地变更调查》
(1)从材料一说明我国粮食消费的趋势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 6分
(2)从材料二可看出:我国开发复垦增加耕地最多的年份是   年;因建设占用导致耕地减少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年,约减少了   万Km2。3分
(3)从材料二分析1999-2003年我国耕地数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2分
(4)请从气候、地形、水源三方面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10分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城市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2分
(2)乙处是我国酸雨严重地区之一,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
(3)简述丙地区地貌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11分

读下列两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比较二图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特点及主要成因。(10分)

(2)澳大利亚东岸BCD三地气候与南美洲西岸acd三地气候的排列都是南北更替、南北延伸,形成这种状况的相同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不同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4分)
(3)简析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