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游览杭州西湖,出游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收集相关旅游信息,初步了解其景观内涵。
(2)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________。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 |
B.适当距离仰视 |
C.在较高位置俯视 |
D.把握观赏时机 |
(4)杭州西湖为免费开放的世界文化遗产。谈谈免费开放举措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读世界局部地区略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连接东北亚与美国.加拿大西北部的航空线通常选择安克雷奇作为中转机场,选择这条飞行路线的理由可能有哪些?
(2)A市游客张先生到达F市(经度约为122.5°W),在旅馆住处上网想与在A市的李先生进行网上聊天,传递用数码相机拍摄的风景照分享旅途快乐。假定A、F两市的工作时间各是当地区时的8点~20点,在此工作时间内,两人可以同时上网聊天的时段是:
李先生(北京时间)_________;张先生(F市区时)__________。
(3)张先生在F市拍摄的民居多为独户、低层的木质结构,李先生认为该国家经济繁荣,存在这种民居不可理解。请从自然地理的角度为李某解释这种民居景观存在的合理性。
(4)2009年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图示区域是目前世界经济实力最雄厚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地区。本区主要有哪些经济发展与合作的优势?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归纳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判断A地与B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简述C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3)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乙。
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4)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下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
2010年5月1日开始的上海世界博览会将会促进我国,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读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回答:
76.世博会期间,有不少第一次来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游客,请你为他们介绍至少两种能体现上海及周边地区文化特点的主题旅游活动(要求包括活动地点和主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请从地理位置、交通与客源市场等方面,分析苏州相对于宁波所具有的旅游发展优势。
78.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对上海市三大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请分别列举三大产业中受益巨大的行业。
第一产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产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产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2010年“世博会”将持续半年之久,届时总计有约7500万人次前往世博场馆参观游览,为了确保游客的参观游览质量,请你为本届世博会的举办提至少两点合理化建议。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
72.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该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这一规律表现最典型的大陆是____________。
7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⑤为草原带,⑥为荒漠带,自然景观从③→⑤→⑥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表现最典型的区域是_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
74.自然带③分布的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75.我国大兴安岭以东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带,昆仑山以北的自然带为 _________________带。
这是一片备受世人瞩目的土地,从自然环境到人类文明的演进,无不留下了人类活动的深深印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69.请根据野象在中国分布北界的变化,分析推断该区域商周时期与现在气候特征的差异。
70.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71.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请分析本区域由水土流失将导致的土壤、地貌、气候、植被和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