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探究上面的猜测哪个正确。
材料用具: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全素培养和相应缺锌、缺镁的培养对苹果幼苗生长发育的比较,判断小叶病的病因。
方法步骤:
(1)首先配制全素培养液和相应的缺锌培养液和____________培养液,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缸并编号为A、B、C。
(2)将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A、B、C三个培养缸中。
(3)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问,观察苹果幼苗的____________。
(4)结果预测和分析:____________缸内的苹果幼苗正常生长。
若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C缸不表现出小叶病,则说明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既与缺镁有关,又与缺锌有关。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与缺镁、缺锌都无关。
请据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丙几个细胞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能通过图中乙细胞结构[填名称]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若图中乙细胞是洋葱的根毛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具有的结构是[填编号]。
(4)图中丙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填名称] ________ 。
(5)如果图中乙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填编号]。
(14分)A、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它含有2条多肽链,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2条多肽链间通过2个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SH连接而成的)连接,在A链上也形成1个二硫键,如图所示为结晶牛胰岛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2)该分子中的51个氨基酸先在胰岛细胞的(细胞器)上经脱水缩合方式形成两条肽链,该过程所需能量由(细胞器)提供;这两条肽链经过加工,最后形成具有结构的胰岛素分子。
B、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
脑啡肽的合成是采用的蛋白质工程技术,这是在生物发展分子水平上的又一突破。请根据此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写出下列基团的结构式:羧基,氨基。
(2)该图所示化合物的名称是;该化合物含有个肽键。
(3)该化合物由个氨基酸分子失去个水分子而形成,这种反应叫反应。
(4)该图中所示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决定的,该化合物有____种氨基酸构成。
(5)如果图中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30,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2分)下图是细胞中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形成。据图回答:
(1)A是指_________,其中被称为“生命的燃料”的是____________,因为它是细胞中____________物质;组成DNA的是____________ ,组成RNA的是____________。
(2)若B是2分子单体A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则B称为_________。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若B是由大量单体A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则B称为___________,在马铃薯块茎中,主要指__________,在人和动物的肝脏中是指_________。
(4)糖原和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
小黄狗的皮毛着色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下图是小黄狗的一个系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2的基因型是。
(2)欲使Ⅲ1产下褐色的小狗,应让其与表现型为的雄狗杂交。
(3)如果Ⅲ2与Ⅲ6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色雄性的概率是。
(4)有一只雄狗表现出与双亲及群体中其他个体都不同的新性状,该性状由核内显性基因D控制,那么该变异来源于。
(5)让(4)中这只雄狗与正常雌狗杂交,得到了足够多的F1个体。
①如果F1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则F1代个体的性状表现为:。
②如果F1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代个体的性状表现为:。
③如果F1代中没有出现该新性状,请分析原因:。
(10分)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以后终生保持无毛状态。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繁殖结果如下。
(1)己知Ⅰ、Ⅱ组子代中脱毛、有毛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 Ⅲ组的繁殖结果表明脱毛、有毛性状是由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定律。
(3) Ⅳ组的繁殖结果说明,小鼠表现出脱毛性状不是_影响的结果。
(4)在封闭小种群中,偶然出现的基因突变属于(自然突变/人工诱变)。此种群中同时出现多只脱毛小鼠的条件是。
(5)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序列模板链中的1个G突变为A,推测密码子发生的变化是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由GGA变为AGA | B.由CGA变为GGA |
C.由AGA变为UGA | D.由CGA变为UGA |
(6)研突发现,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推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蛋白质合成。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蛋白质会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功能下降,据此推测脱毛小鼠细胞的_下降,这就可以解释表中数据显示的雌性脱毛小鼠的_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