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想研制出能抗肺炎双球菌的疫苗。当时,他选择了两种肺炎双球菌:带有荚膜、有毒的S型细菌和没有荚膜、无素的R型细菌。通过实验,格里菲思发现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会使小鼠致死。检查死鼠血样,发现其体内竟然存在S型活菌。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鼠体内产生的抗肺炎双球菌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设想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可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抗S型细菌的疫苗)。
请为他设计一个实验检验这一想法。
实验课题:_____                                       ________
实验材料:小鼠若干只、S型活细菌、R型活细菌、生理盐水、注射器等.(提示:可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活细菌液,但浓度和剂量不作要求)
实验步骤:
①取年龄相同、发育相当、健康的小鼠若干只,                        __________
②在甲组体内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R型活细菌液1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实验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 洋麻茎秆的红色和绿色由A—a、B—b,R—r三对基因共同决定,三对基因与茎秆颜色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基因型为A-B-rr的个体表现为红茎,其余则为绿茎。现有三组纯种亲本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_____组杂交实验的结果可判断,A—a、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甲组绿茎亲本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或_____。在丙组F2代中红茎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3)乙组F2中的红茎个体分别自交,后代中出现红茎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
(4)花青素是一种非蛋白类化合物,由图示可知,其合成过程是在基因的复杂调控下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有_______(多选题。全对得2分,错选、不选得0分,漏选得1分)。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一种性状可以由多对基因控制
D.基因的表达受到其他基因的调控

E.生物的性状不仅受到基因的控制,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10分)下图表示人体内淋巴细胞的分化及部分免疫过程,m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细胞产物。请据图回答。

(1)m代表的场所是______,d代表________细胞,e代表 _______。
(2)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未被消灭的某些病毒可侵入到宿主细胞,此时,图中______(物质)不能进入宿主细胞与病毒结合,要消灭宿主细胞中的病毒,要靠_____免疫,即图中的_____(填字母)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的病毒可被存在于_____中的_____(物质)结合,凝集成团形成沉淀,然后被_____(填字母)吞噬、消化。
(3)当入侵的病毒被消灭之后,人体在很长时间内能够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图中______细胞(填字母)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10分)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占血浆蛋白总量的50%~60%,在人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可以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浆渗透压。图1、图2表示肝细胞中白蛋白的部分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生理过程称为____。在此过程中,编码白蛋白的基因双链解开,细胞中游离的_____与DNA一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依次连接,最终形成mRNA分子。
(2)mRNA合成以后,在细胞质中相继与______结合,从而加速了翻译的过程。
(3)多肽链合成以后,经过_____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的加工修饰,形成囊泡,通过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最终进入血浆。
(4)研究表明,婴儿食用蛋白质含量不足的劣质奶粉会导致组织水肿,其原因是体内氨基酸水平较低,部分tRNA由于没有携带氨基酸而成为空载tRNA,空载tRNA进入核糖体,导致______的合成终止,最终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出现组织水肿。

(12分) 香樟是一种良好的绿化树种,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为了将香樟引种到我国北方地区,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香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的CO2量表示)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请回答:

(1)在A点,叶肉细胞释放的CO2来自_______(场所),请写出相关反应式_______。
(2)叶肉细胞中,与A点相比,B点特有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细胞吸收的CO2首先与_____结合,所形成的产物接受______提供的能量并被_______还原,最终形成有机物。
(3)在研究30 oC条件下光照强度对香樟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时,除了光照强度外,其他条件均保持相同的目的是______。
(4)由上图可知,光照强度为15001x时,温度对香樟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表现为_____。
(5)影响香樟叶片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很多,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请你提出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究的课题:______。

(6分)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下图表示其体内正在分裂的两个细胞,请据图回答:

(1)甲图所示细胞分裂的方式为______,该细胞中含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乙图所示细胞所处时期的染色体行为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
(2)甲图的染色体①上出现a基因的原因是________。乙图的染色体②上出现a基因的原因是_______。
(3)若想在一张装片中同时观察到甲、乙两种细胞分裂方式,应选用该动物的_________(器官)制作切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