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系统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据统计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湿地还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特殊的意义。下图所示为某湿地生态系统,当污染物随水流进入湿地时,湿地水体中碳元素的迁移和转化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生态系统的成分一般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种基本成分。湿地生态系统是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____________所构成的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
(2)湿地水体中碳元素的迁移和转化途径有多种湿地生物的代谢活动参与,图中a和b所代表的生理过程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现今,大量的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工业排放等使湿地的污染程度加重。过度放牧,导致很多湿地植物不能有规律的完成其生活周期,导致湿地植物的____________丧失,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工业排放的没有净化的污水中含有高浓度的镉、铅等,如果人食用湿地鱼类,也将对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原因是____________。图一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A、B两项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①~⑦代表物质,abcdefgh表示生理过程,I~Ⅲ代表B生理作用的反应阶段。图二表示该叶片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①是[H],③是。
(2)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abcdefgh中的a、f、g和。图二中乙~丙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3)写出该植物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的形成CO2的生理作用名称。
(4)图一中⑤和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5)在B生理作用过程的I~Ⅲ反应阶段中,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阶段,释放能量最多的是阶段。
(6)丙图表示绿色植物鸭茅(属禾本科鸭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幼叶成折叠状)相对光合速率(%)与叶龄的关系:
①B点表示 。
②CD段相对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是 。
③光合产物从叶片中输出的快慢影响叶片的光合速率。若摘除花或果实,叶片光合速率随之降低的原因是 。
下图一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图二、图三表示外界相关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b代表的物质名称是 。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①过程中产生的[H]在③过程中的作用是 。
(2)图一中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 ,它进入线粒体的条件是 。
(3)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将 。乙~丙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4)图三中,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最好控制光照强度为图二中的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图三中的 ℃最佳。图三中5℃时的状态可用图二中 点表示。
(5)某同学以新鲜的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请帮助他提出一个探究课题: 。
需特别注意的是,该实验必须在 条件下进行。
(6)写出图一中发生的两个主要生理过程的反应式:
①
②
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甲曲线中a点将向移动,b点将向移动。
(3)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
(4)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①;
②。
(5)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乙图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下图为成熟的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解,其中①—④表示生理过程,A-F表示物质。据图分析回答:
(1)在过程①中,细胞生成物质B的同时,还产生了。物质C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并参与了过程③,如果物质C的供应突然停止,ATP的含量变化。
(2)过程②-⑤顺利进行都需要的有机物是。
(3)物质E包括。
(4)物质B参与过程⑤的场所是。如果物质B严重不足时,C6H12O6分解的反应式为
。
(5)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Mg2+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细胞外的Mg2+进入叶绿体至少穿过层膜结构。
右图所示是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反应瓶和中心小杯中放置有关实验材料和试剂,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课题小组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某种异养型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1)取甲、乙两套该密闭装置设计实验。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装置 |
反应瓶内加入的材料 |
小杯内加入的材料 |
液面高度变化的含义 |
甲 |
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 微生物悬浮液各1mL |
适量的NaOH溶液 |
① |
乙 |
② |
③ |
细胞呼吸时CO2的释放 量与O2消耗量的差值 |
(2)将甲、乙装置均置于28℃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60min
后读数。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预期实验结果 |
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
|
甲 |
乙 |
|
上升 |
不变 |
④ |
⑤ |
下降 |
只进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 |
上升 |
下降 |
⑥ |
⑦ |
不变 |
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