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会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须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经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T市进行上述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
材料一:面对早早降临的严寒,北京、济南等城市,果断提前供暖,确保百姓瀑暖。北京市启动供暖应急预案,要求具备供热条件的居民小区,11月1日全面开始点火供暖,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这赢得了百姓的尊重和拥戴。
材料二:在有的地方,也是雪花飘飘,可居民没有心情看风景:不少城市,严格按照“惯例”办事,一直等到“法定”供暖日,才开栓供热。而这时,居民已经哆哆嗦嗦冻了快一星期了。这自然让群众怨声载道。
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对上述两则材料加以评价。
2009年11月8日以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北等地普降大到暴雪,其中,河北省中南部降雪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罕见,石家庄降雪创历史纪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11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河北受暴雪影响地区指导工作。有关地方和部门紧急启动应急机制和预案,召开会议,分析形势,周密部署,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暴雪,取得了显著效果。
自2008年以来,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太多风暴的洗礼:雪灾、暴力事件、地震、金融危机……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他的脊梁!
(1)结合材料,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是怎样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应对雪灾的?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中国挺起了他的脊梁”的精神支柱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材料一:2004年-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情况
指标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9 422 |
10 493 |
11759 |
13786 |
15781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2 936 |
3 255 |
3587 |
4140 |
4761 |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37.7 |
36.7 |
35.8 |
36.3 |
37.9 |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47.2 |
45.5 |
43.0 |
43.1 |
43.7 |
注: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4%。按年均纯收入1196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07万人。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食品价格上涨12.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3%,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1.7%,油脂价格上升26.7%,鲜蛋价格上涨了22.9%。其中肉禽及其制品、油脂、鲜蛋价格均涨幅超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材料二:对于收入分配问题,中共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一系列的会议,研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会议强调应大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1)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止收入分配差距悬殊,实现社会公平。
综合探究题
材料: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某校高三(1)班同学针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走访教育专家、政府主管教育的官员、学生家长后,同学们对教育公平问题有些不同看法:甲看法是:教育应当实现完全公平,目前高等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承担,使每一位受教育者不因为家庭经济水平不同而受到不公平待遇。乙看法是:目前国家财政还有困难,要想改善办学条件、发展教育事业,还必须从社会筹集一部分资金,因此实现教育公平是不可能的。
请你与高三(1)班同学继续进行下述探究:
(1)针对甲、乙两种看法,请用辩证法发展的观点谈谈对实现教育公平的认识。
(2)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某省教育厅向社会征求意见。高三(1)班同学对政府实现教育公平可以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设?(至少2条)这些建设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向政府表达?
材料一 2007年与2008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数据比较
年份 |
毕业生总人数 |
当期就业人数 |
自主创业比例 |
2007年 |
495万 |
371万 |
1.2% |
2008年 |
559万 |
417万 |
7.6% |
材料二 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了610万,是近年来的最高值。而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又使许多企业减少了新增的岗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2009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2)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