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于2012年1月中旬召开。会前,部分人大代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形成议案提交大会。会议期间,市政府工作报告经代表们审议后,在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这表明人大代表有权依法( )
①向人大提出议案 ②向政府机关提出质询 ③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④表决各项决定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认识到只有走基层、接“地气”,才能在新闻报道中有底气、长灵气,把最鲜活的新事物、新变化、新气象充分展示出来。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B.真理都是客观的 |
| C.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 D.认识具有反复性 |
“你怎样看世界,你也就得到怎样的世界。”“脑子决定步子。”从哲学角度看,这两句话都在强调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
| C.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 D.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
《荀子·天论》云:“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意思是说:天有时令变化,地有丰富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叫做能与天地相配合。这其中包含的哲理有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②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
③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④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2012年“神九飞天接天宫,蛟龙入海探地府”,反映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进程中的昂扬斗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下列与此精神相一致的是
①愚公移山、精卫填海②嫦娥奔月、卧薪尝胆
③刮目相看、胸有成竹④夸父追日、大禹治水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
|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