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研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 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 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 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一个民族的兴盛,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这一论断的哲学理论依据是
①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②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③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③④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③ |
纳米技术是研究电子、原子、分子在0.1纳米—100纳米尺度空间的内在运动规律、内在运动特性,并利用这些特性制造出特定功能的高技术。科学家们发现,当金属或非金属被制造成小于100纳米的物质时,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 | 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C.人们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物 | D.意识是人脑的反映 |
费尔巴哈认为:“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这表明
A.宗教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
B.宗教观念是人脑自生的,世界上不存在上帝神灵 |
C.有什么样的上帝,就有什么样的上帝观念 |
D.宗教观念的原型在人间而不是天上 |
石头虽然天成,却是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伴侣。从远古取石为器,到用石修房盖屋、制碾制磨、装点美化生活,石头给人类的发展繁衍提供了无尽的帮助。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类可以根据自然物的属性利用自然物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③人类意识能够直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④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古希腊的泰勒士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水是万物的根源”的观点
A.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 B.否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
C.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 D.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上述观点
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
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
D.否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问题 |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
D.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