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秋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鯈(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争论的是
①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人们经常说“一分钱一分货”,指的是( )
| A.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 B.商品的价格与价值 |
| C.商品的价值与价格 |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
| A.越大 | B.不变 | C.越小 | D.不能确定 |
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所说的“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 )
| A.当时生产这种商品的生产部门里平均的生产条件 |
| B.当时生产这种商品的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条件 |
| C.当时生产这种商品的生产部门里中等水平的生产条件 |
| D.当时生产这种商品的生产部门里先进的生产条件 |
假如1台彩电=4台VCD,现在生产彩电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1倍,而生产VCD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2倍。那么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 A.1台彩电=4台VCD |
| B.1台彩电=8台VCD |
| C.1台彩电=16台VCD |
| D.1台彩电=2台VCD |
商品价值量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影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主要因素有 …( )
①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②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③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
④个别劳动生产率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