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一瓶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钠、镁、钙、铁)的复合制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控制溶液pH=4时,Fe(OH)3沉淀完全,Ca2+、Mg2+不沉淀。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Na+ |
| 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 |
| C.根据现象3和4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Ca2+,但没有Mg2+ |
| D.根据现象5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Fe2+ |
X元素的价电子结构为ndn+2(n+1)sn-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65s2 |
| B.X元素位于第五周期 |
| C.X元素位于VIB族 |
| D.X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
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据下列 “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 |
| 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 |
| C.根据价电子构型与元素位置的关系,推出价电子数为3的元素一定在第ⅢA族 |
| 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
| B.3p能级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所对应的元素和3p能级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所对应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 |
| C.电子层数少的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电子层数多的元素的原子半径 |
| D.键长短的共价键的键能大于键长长的共价键的键能 |
下列各项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 |
| B.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吸收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
| 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当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 |
| D.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是s区元素 |
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杂化,分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且分子中没有形成π键的是
| A.CH≡CH | B.CO2 | C.BeCl2 | D.BF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