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大纲卷)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工业化历程。许多国家通过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有学者据此把工业化比喻为一把双刃剑。从唯物辩证法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
①是客观的,因而与人无关 ②是必然的,不可改变
③是具体的,因时因地而异 ④是变化的,因势而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我国某出口外向型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30元/件,在国际市场上,1美元=7元人民币,按6美元/件的价格出售商品。一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1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为保持相同的利润水平和价格,该企业要将成本控制在( )
A.37.8元/件 | B.34.2元/件 | C.25.8元/件 | D.20元/件 |
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
A.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 |
B.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 |
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 |
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 |
连接山东烟台海阳市与青岛即墨市的海即跨海大桥,全长3290米,该桥建成后,既能完成海阳与即墨的对接,又能大大缩短青岛、烟台、威海等半岛城市间的距离。沿线居民生活半径迅速扩大,到异地购物、旅游休闲乃至居住、就业更加便捷,新的早出晚归的幸福生活来临了,这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方式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质量
③消费拉动经济增长④消费带动一个产业的成长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近年来,消费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2014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54.4%,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下列选项中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有
①财政部宣布上调燃油税②提高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
③国家改革户籍管理制度④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随着网络技术的完善与发展,不少年轻人并不拘泥在大城市、大公司就业,他们在网上开网店卖产品,方便了不少消费者,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关于年轻人开网店()
A.这些年轻人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 |
B.属于集体经济,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
C.属于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
D.是对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