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国际上的海洋竞争日趋激烈。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围绕“兴海强国 共筑梦想”,某校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聚焦海洋资源

物质资源
海洋蕴藏着地球上80%的生物资源,其中的渔业资源等是人类食品的重要来源,海洋水产品往往富含优质蛋白质;海底还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各类矿产资源。
空间资源
人们可以建海底隧道.跨海桥梁和海上机场,甚至可建海洋空间站。以阳光.沙滩以及海岛丰富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可以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
海运通道
国际贸易中的货物多数是通过远洋运输来实现的。我国80%的外贸进出口货物是通过海洋运输来完成的。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深化,国际经济不断融合。
海洋能源
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海洋能源具有可再生性,是清洁能源,是21世纪人类值得重视的替代能源。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经济意义。
★发展海洋科技
科技的支撑和引领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我国“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深海装备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一跨越是“蛟龙”号团队团结协作,攻克一项项关键技术难题的结果。“蛟龙”号已经成为中国经略海洋的先行官,引领着我国建造更先进的装备去探索海洋。
(2)结合材料,请谈谈创新的辩证法依据。
★增强海洋意识
中国是海洋大国,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海洋生态环境.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管理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专家呼吁:要从青少年开始普及海洋知识,教科书里不能只讲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还要讲我们主张的300万平方公里的海疆;要在社会上展开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人们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对此,同学们纷纷在微博上发表看法。
(3)假如你也有微博,请尝试在自己的微博上,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专家观点的合理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建设 创新的社会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A[经济学常识]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但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1)上述材料反映了亚当-斯密关于市场作用的哪些基本观点?
(2)联系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评析亚当·斯密关于市场作用的观点。
B[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的“全国有色人种协会”就不断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控告一些州的“种族隔离法”违宪。1954年最高法院在布朗案中,裁决“种族隔离法”违宪。
2010年初,在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来临之际,富国银行和美国商会等为了防止国会的金融监管改革对其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游说国会方面投入了51300多万美元。
(1)上述材料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政治现象?
(2)简要评析美国的这一政治现象。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徼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乙同学:上海世博会是低碳世博。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理念贯穿于上海世博会方方面面。如世博会的照明全面采用半导体照明(LED),既不减少亮度又节省能源百分之九十;安徽馆的建筑和装饰大量使用了节能环保产品;安徽将利用世博会推介发展低碳经济的招商项目,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请你结合乙同学的发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说发展低碳经济对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影响。(10分)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市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

年份
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
农村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
2007
12.4
9.6
15.8
5.8
2008
8.6
8.2
13.2
5.2
2009
10.1
8.7
13.7
5.4

注:2009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5元。
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10分)

(22分)近年来,浙江省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引导,既坚持统一部署、协同发展,又坚持凸显特色、错位竞争。逐步形成了依托深厚的水乡文化积淀、毗邻上海文化创新资源,发展数字内容与动漫、艺术创作等为主的浙北文化产业带;依托商贸流通以及东阳横店影视的知名品牌,发展影视制作、文化产品流通、影视服务等为主的浙中文化产业带;依沿海独特的海洋文化大气的底蕴,发展海洋旅游、演艺娱乐等为主的浙东海洋文化产业带;依托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文化旅游、艺术创作等为主的山水文化气息的渐西生态文化产业带。
(1)据此有人认为,发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就能提高 文化产业竞争力。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2分)
(2)浙江省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0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展了多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11年“两会”前夕,半月谈社情民意中心开展了民生改善建设满意度调查并进行赋分平均操作发现,民众对“十一五”期间的民生改善建设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样本总量比率累计超过60%。在收入分配方面,“非常不满意”(13%)与“不满意”(18%)的比例累计超过三成,民众希望缩小贫富差距的诉求非常强烈。(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图:

材料二:推进民生建设,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顶层设计”概念来自工程学,是一个系统论的方法,要求从全局出发,对工程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将这一概念引入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意在强调对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要探究最根本原因,追根溯源,在最高的层次上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2011年各项的具体部署中,将收入分配改革放在首位。会议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1)读材料一,从中你能获得哪些经济信息?
(2)请结合我国的社会实际,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人们对“十一五”期间收入分配满意
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并谈谈解决这一问题应如何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
(3)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时指出,“如果说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为什么说“做大‘蛋糕’是政府的责任,分好‘蛋糕’是政府的良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