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13年2月19日举行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每个人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对“感动中国”人物的正确认识是
①人生价值是通过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实现的
②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为实现人生价值不应追求个性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方法属于( )
A.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范畴 | B.客观唯心主义范畴 |
C.主观唯心主义范畴 | D.机械唯物主义哲学范畴 |
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
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
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
C.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 |
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 |
法国近代著名哲学家拉美特利在《人是机器》一书中谈到:不仅动物是机器,人也是机器。人的机体和心灵的一切活动都是机械运动的一种表现,都是身躯上各种“机器”机械作用的结果。这种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 | B.朴素唯物主义 |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D.唯物辩证法 |
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提出172个“天问”。下列关于“天问”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地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④“天为阳,地为阴”、“天圆地方”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我国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不一致的是()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 B.心之官则思 |
C.气者,理之依也 | D.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