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重庆卷)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强居民收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体现了国民总收入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根据图2,概括1996-2010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的整体变动趋势。
(2)从2010年到2020年,若在国民总收入实现倍增的同时,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从45%逐步增加到65%,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应        (小于、等于或大于)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
(3)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4)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努力“增加居民收入”。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品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将资本投在哪一部门能带来最大收益的问题上,斯密认为,每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家好得多。他指出,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是攫取一种权利。把这种权利交给一个大言不惭地、荒唐地认为有资格行使的人,是再危险不过的了。
材料二斯密指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利益。但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在这样的场合,像在其他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反而更好。
(1)材料一、二反映了斯密的什么观点?
(2)如何评价斯密的上述观点?

根据斯密在市场作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想一想这给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什么启示?

斯密指出:价值有两个不同的意义,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叫做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至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
阅读材料请回答:材料中,斯密认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什么?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试对斯密的上述认识进行评价。

请简要评析斯密阶级划分理论和收入来源理论。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并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深化财税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力度,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的?
(2)财政作用的发挥与财政收入密切相关,请简要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5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