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福建卷) (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丽中国”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材料一  高二(1)班同学以“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收集资料,展开讨论。

相关资料
讨论结果
2012年A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GDP增长11.4%,财政收入增长15.6%,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3.5%,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6%,奢侈浪费之风抬头,能源消费总额增长4.2%,万元能耗下降5.7%,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土壤、水体质量下降,煤炭,石化产业投资规模扩大,一些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引发争议。
观点一、经济发展是兴国只要,有了金山银山,就有绿水青山。
观点二、生态建设是头等大事,有了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

材料二   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观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的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A市政府应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材料一“讨论结果”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并说明该观点在思想方法上的不足。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
(4)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实现人生价值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我国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及财政支出比重(2013年度)

注:2013年全国税收总收入为12.9万亿元。截止2013年底,全国各级政府共计负债20.6万亿元。
材料二:下图为拉弗曲线,该曲线大体上解释了税收收入与税率的关系。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中概括我国财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用数据予以证明。
(2)为解决地方债务的问题,国家某课题组为政府提交了三套方案。
方案A:提高税率,增加税收种类。方案B:厉行节约,严格控制新债。
方案C:加印钞票,减少民生支出。
在上述三个方案中选择两个不恰当的方案,并运用材料二的信息以及经济生活知识,分别说明实施这两个方案的后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余文丽,河北省邢台市妇幼保健院专家,有着丰富的妇产科临床经验。她积极响应党中央支援边疆的号召,来到新疆若羌县人民医院工作。面对环境的不适应和工作上的困难,她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始终牢记并践行一名援疆医生的光荣使命,待各族患者如亲人,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若羌人民筑起一道健康的屏障,为一个个家庭带来可爱的小生命,把天使大爱播撒在若羌大地上。她的感人事迹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赞誉,先后被评为“人民满意的医务工作者”“白求恩式医药卫生工作者”。
材料二: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始终强调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新疆改革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民生改善、边防巩固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1)结合材料一,说明余文丽的先进事迹对青年学生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党中央在认识和推进新疆发展中是如何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4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零翻译”何以大行其道》的文章,就外来语的使用发表评论,“保持汉语的纯洁性”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赞成保持汉语纯洁性的人认为:如今类似于Wi-Fi、CEO、MBA、PM2.5、HTML、CBD这样的“零翻译”外来语在报刊等出版物中屡见不鲜,甚至还出现在某些严肃的学术期刊里,给相当部分的读者造成了比较大的理解障碍。外来语的过度使用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和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因此,应该努力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以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立和尊严。
反对保持汉语纯洁性的人认为: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汉语也需要扩充,其中也包括学习吸收外国的新鲜语句。如“激光”“坦克”等外来语,汉化后通俗易懂;如“X光”“B超”等一些字母词因简洁明了而被广泛使用;如“电脑”“鼠标”等一些符合汉语构词规律的意译词,已成为汉语基本词汇的组成部分。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记录工具,更是一种交流工具,因此它应该与时俱进,“纯洁”的语言只能让我们看懂“古文”,但“不纯洁”的语言才能让我们融入世界,活在现在。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保持汉语的纯洁性?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宁夏某地通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两大工程,传递正能量。一是实施孝德、诚德、仁德、爱德、礼德等“五德工程”。为推进这一工程,该区实施评选“孝德之星”“美德之星”活动,广泛开展了“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涌现了一大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通过设置光荣榜、编写通俗读物、印制宣传品、举办道德讲堂等形式,让这些人的先进事迹走进千家万户,使各类先进人物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并受到应有的尊重。二是实施“春雨工程”,动员辖区文明单位向农村捐赠书报和文体器材,为文化基础薄弱的“干旱”地带“增雨”,进而实现城乡文明资源共享。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该地实施的两大工程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Z企业最初是1992年由长沙某研究院投资50万元创办的小型国有企业。22年来,该企业不断改革创新,到如今已成为年销售产值超过900亿元的上市公司,进入全球工程机械领域六强。具体信息如下:资本方面:从2000年上市起到现在的14年间,企业国有股比例从49.83%下降到现在的16.26%,但国有资本的控制力丝毫不减,国有资本增值达到800倍。管理方面:企业实行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占比超过半数,拥有充分的话语权,能够广泛代表公众投资者的利益;技术人员个人利益和技术成果的市场化直接挂钩,并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改革方案、职工持股额度分配等关键环节,对职工完全公开,并经过职代会审议通过,全程没有出现任何不和谐的声音……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简要概括Z企业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
(2)加快公司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推动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