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0分)
【民族交响、国家统一——中国篇】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和维护国家统一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
材料一:1990年9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时提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他说:“我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材料二: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台湾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台湾还可以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祖国统一以后,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联邦合唱——美国篇】
材料三: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独特的模式”指什么?这种“模式”除了台湾外,还适用于我国哪些地区?  
(3)材料三中“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材料四中使双方“纽带绷紧”的焦点问题是什么?这一焦点问题的解决对美国历史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学史明智——感悟篇】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关系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南北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赖

丘穆陵

独孤

步六孤

贺楼


材料二:魏主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它反映了哪一事件?
(2)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
(3)实施改革的统治者及继任者在死后大都采用“孝”为谥号,这与该事件的什么内容有关?
(4)材料反映的措施起了什么作用?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李斯曰:“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史记》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请完成:
(1)材料一中李斯的建议被哪位皇帝接受?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董仲舒的建议被哪位皇帝接受?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3)两位皇帝采取的措施虽然不同,但其根本目的都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孙中山
材料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孔子
阅读材料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轩辕”指谁? 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材料二出自谁的作品?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材料三出自孔子的言论,请问他的这些言论被他的弟子收集在那部书里?
(4)作为教育家,孔子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教育主张,请说出他在教育方面的成就?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耀千秋,泽惠世界。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辉煌灿烂的文学】
(1)指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词句分别运用的文学形式。
【绚丽多彩的戏曲】
(2)写出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曲调及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的一个新剧种的名称。
【魅力独特的书画】
(3)我国古代有“书圣”、“画圣”美誉的分别是指哪一个历史人物?
【发明发现的国度】
(4)古代某战争场面有“(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的叙述。该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什么时候?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悠久,历代封建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措施巩固封建统治,影响深远。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图一中人物是谁?他在中国历史上作出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图二中结构图反映的是秦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央政府设置了“三公”,其中分管行政是哪一职位?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了哪一行政制度?
(3)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该统治者在经济、文化和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