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国家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外交的成败。下列几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外交的发展变化。

(1)清政府哪场战争的失败导致了《马关条约》的签订?该条约对当时中国
社会有什么影响?
(2)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却遭到战败国的“待遇”,这个“待遇”是什么?后来,我国代表并没有在条约上签字,这是什么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什么世界体系?
(3)图三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结合图四,你认为建国以来,我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因素有哪些?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日建交 欧盟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请回答:
(1) “靖康耻”指的是什么事件?
(2) “胡虏”中的“胡”指的是哪一少数民族?这个少数民族生活在哪里?
(3)此民族与南宋在战后订立的合议称作什么?

请仔细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

(1)这幅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2)此贡献有何历史意义?

统一国家的建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是谁? “孝公”是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
(2)请写出“卫鞅”变法的内容。
(3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 “扫六合”是什么意思?为捍卫“扫六合”的胜利果实采取了哪些措施?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儒家学说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1)材料一中的“子”是指谁?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儒家学说从创立到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秦始皇对待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谁?请再列举春秋时期的另两个霸主?
(2)他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
(3)什么事件表明了他成为中原霸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