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日本略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8分)
⑴根据图中数码代号,填出相应的地理名称:
日本领土组成:① 岛、② 岛、 ③___ 岛、 ④ 岛四个大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⑤日本首都 ;⑧ 洋; ⑨ 海。
⑵日本的 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日本位于 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应对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
⑶日本工业分布:集中分布在 洋沿岸和 内海沿岸;其有利条件是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交通便利。
⑷材料: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地狭人稠,经济发达。该国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缺乏,绝大多数依赖进口。日本利用便利的海运、发达的科技、高素质的劳动力和高效的管理,把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材料加工成高质量的工业产品,再销往世界各地。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日本工业特点:进口 、燃料,出口 品。
②日本经济发达,试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归纳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至少两点)
有利条件: ;
不利条件: 。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地理和地理特点的不同而划分的。
(2)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理环境差异明显。甲、乙两地区相比,乙地区降水量较,耕地多。
(3)丙地区有“世界”之称,其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4)丁地区与甲、乙地区相比,丁地区距海,形成了以为主的自然特征,该地区农业生产部门以业为主。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2)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更替。地球形成了四季更替。
(3)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上。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地球公转至图示甲、乙、丙、丁中的处,这一天的节气为北半球的日。
(4)一年中,南通市正午太阳升得的高度。夏至日最高,地面物体的影长最短;冬至日升得最低,地面物体的影长最长。图15为我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年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和12月22日绘制的“某教学楼正午影长示意图”。 ①、②、③、④四图中,可表示夏至日该教学楼正午影长的是。
读下左图"美国本土略图"和下右图 "中国东北地区略图",结合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玉米属于喜温作物。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水稻属于喜温喜湿作物,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供给。
(1)河流①是,它为农业提供充足的。
(2)山脉②是,山脉北段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3)美国中部与我国东北地区都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好处:效率高、。
(4)甲、乙两区域水稻分布纬度较高的是,其原因是。
读下图 "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省级行政区甲的简称是,省级行政区乙的全称是。
(2)泥石流和滑坡多分布在我国地势第、级阶梯。泥石流发生时,人们自救的逃生方向A、B ,正确的是。
(3)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地处六大板块中的亚欧板块和板块、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比较。
小周暑假到图示区域体验雪域高原之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小周去的雪域高原是,当地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这里冰川广布,反映当地独特的气候。
(2)景区A 是,它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3)小周拍摄的照片甲位于(城市),照片乙是特有的畜种。
(4)铁路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它是,该地区的湖泊和对河流流量具有天然调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