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国富民强的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的探索。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的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材料二: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魂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地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1)材料一中,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巩固政权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上的探索是什么?该探索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哪些失误密切相关?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策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为了解决材料三中出现的分配问题,党中央采取了什么具体的措施?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该事件的发生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3)在下图方框中填入以下内容:




A.瑞金B.遵义C.吴起镇


(4)1935年在B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中国革命有何重大影响?

【科技与生活】
(1)伦敦曾被称为“雾都”。结合19世纪中期的英国历史,说明伦敦成为“雾都”的主要原因?
(2)“电灯的发明为世界带来了光明”。电灯是被称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发明的,他是谁?培育出“东方魔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谁?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中,你认为哪一发明与你的生活和学习联系比较密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美国是侵略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列举1840年至1900年美国参与的侵华战争一例
(2)一战后,为重新调整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秩序,美国倡议召开了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签订了什么条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1942年1月1日,美、英、中、苏等26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期间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促使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及《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意义。
(4)二战后,美国力图“领导世界”。在欧洲,为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实行了什么政策?在亚洲,美国遏制新中国,侵略朝鲜,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简答题(共14分)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发展经历了四次巨大的社会转型,第一次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通过长时间的变法运动实现的。第二次发生在晚清民国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探索资本主义道路。第三次发生在新中国初期,主要是通过政治建设和社会改造实现的。第四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请回答:
(1)请写出第一次社会转型中影响最大、效果最显著的变法运动的名称。
(2)请写出第二次社会转型中“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探索资本主义道路”的两个典型事例?
(3)第三次社会转型中的社会改造涉及哪三个方面?
(4)第四次社会转型时期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人是谁?请用一句话对他进行评价。

隋唐创设的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唐朝时,我国科举制度日趋完善,请指出在完善科举制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皇帝。
(3)我国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
(4)科举考试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