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穷鬼传
戴名世
穷鬼者,不知所自起,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韩愈。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求人如韩愈者从之,不得。
阅九百余年,闻江淮之间有被褐先生,其人韩愈流也,乃不介而遏先生于家,曰:“我故韩愈氏客也,窃闻先生之高义,愿托于门下,敢有以报先生。”先生避席却行,大惊曰:“汝来将奈何!”麾之去,曰:“子往矣!昔者韩退之以子故,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其《送穷文》可复视也。子往矣,无累我。无已,请从他人。”穷鬼曰;“先生何弃我甚耶?假而他人可从,从之久矣。凡吾所以从先生者,以不肯从他人故也。先生何弃我甚耶?敢请其罪。”
先生曰:“子以穷为名,其势固足以穷余也。议论文章,开口触忌,则穷于言;上下坑坎,前颠后踬,俯仰跼蹐,左支右吾,则穷于行;蒙尘垢,被刺讥,忧众口,则穷于辩;所为而拂乱,所往而刺谬,则穷于才;声势货利不足以动众,磊落孤愤不足以谐俗,则穷于交游。抱其无用之书,负其不羁之气,挟其空匮之身,入所厌薄之世,则在家而穷,在邦而穷。凡汝之足以穷吾者,吾不能悉数也,而举其大略焉。”穷鬼曰:“先生以是为余罪乎?是则然矣。然余之罪顾有矜者,而其功亦有不可没也。吾之所在而万态皆避之,此先生之所以弃余也。然是区区者,何足以轻重先生?而吾能使先生歌,使先生泣,使先生激,使先生愤,使先生独往独来而游于无穷。凡先生之所云云,固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也,其何伤乎固?见韩愈氏迄今不朽者,则余为之也,以故愈亦始疑而终安之。自吾游行天下久矣,无可属者,数千年而得韩愈,又千余年而得先生;以先生之道而向往者曾无一人,独余慕而从焉,则余之与先生,岂不厚哉?”
于是先生与之处,凡数十年,穷甚不能堪,然颇得其功。一日,谓先生曰:“自余之归先生也,而先生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徒以余故也,余亦悯焉。顾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皆以为功于先生也,今已毕致之矣,先生无所用余,余亦无敢久溷先生也。”则起,趋而去,不知所终。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闻江淮之间有被褐先生被:穿 |
B.子往矣,无累我累:劳累 |
C.无可属者属:依附 |
D.徒以余故也徒:只 |
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凡吾所以从先生者昔者韩退之以子故 |
B.数千年而得韩愈以先生之道而向往者曾无一人 |
C.而先生不容于天下窃闻先生之高义,愿托于门下 |
D.求人如韩愈者从之,不得于是先生与之处 |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 |
B.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 |
C.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 |
D.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 |
下列叙述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穷鬼原来与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生活了很久,后来韩愈无法忍受就写了一篇文章赶他走,结果反遭穷鬼辱骂,因之而死。 |
B.江淮之间的被褐先生,品行高尚,是韩愈之类的人物,所以虽然再三被拒,穷鬼还是坚持托身在他的门下。 |
C.被褐先生历数穷鬼附己的多种弊端,充分表现了正直敢言、磊落孤愤的贫寒之士在当时社会遭人排斥、寸步难行的窘境。 |
D.文章作者借“穷鬼”之口褒“穷鬼”之功,表明“穷”不但无害于人反而有助于锻炼倔傲的性格,激发慷慨激烈之气,成就愤世嫉俗之文。 |
翻译和简答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先生避席却行,大惊曰:“汝来将奈何!”麾之去。
② 汝之足以穷吾者,吾不能悉数也,而举其大略焉。
(2)请概括出两条“被褐先生”拒绝“穷鬼”的原因。(3分)
对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作高山,大王荒之② 旷安宅而弗居 ③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⑤师行而粮食 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⑧饭疏食饮水
⑨足食,足兵,民信之⑩ 所谓立之斯立
A.①④|②③⑨|⑤⑦⑧|⑩ | B.①④|②③⑨|⑤⑦⑧|⑥|⑩ |
C.①④⑤⑦⑧|②③⑨⑩|⑥ | D.①④⑧|②③⑨|⑤⑦|⑥|⑩ |
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① 君子之至于斯也② 子路问成人③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
④ 造次必于是⑤ 然而旱干水溢⑥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⑦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⑧ 本事不理⑨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⑩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A.①②③④⑦⑧ | B.②③⑤⑥⑧⑨ | C.①③⑤⑧⑨⑩ | D.③④⑥⑦⑨⑩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
A.明日,子路行以告。 | B.古之学者为己。 |
C.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 D.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也。 |
下面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 B.植其杖而芸 |
C.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 | D.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
阅读下列文字后作答。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上文用哪些修辞表现出孔子的什么精神品质?请简要叙述。
答:
2.文中加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结合浮云的特点具体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