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②作者刘长卿因遭诬陷被贬瞳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③楚客: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4分)
试分析本诗主要运用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4分)
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
赵善庆
稻粱肥,蒹葭秀。黄添篱落①,绿淡汀洲。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秋。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注】①落:院落、村落。
(1)这首元曲写出了秋天的哪些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瘦”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 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 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三湘,泛指湘江流域古人写诗讲求炼字之妙,力求一字传神,请赏析末句中“空”字的妙处。
送别诗千姿百态,各尽其妙,各具其情。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的表达技巧。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①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①红蓼,指生在水边的红色蓼草。这首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词的下阕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个意象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一)诗歌阅读
阅读下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①相逢。
问姓惊初见,②名忆旧容。
别③沧海事,④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在这首诗的方框格内选填相应的词语,其中最佳的一组是()
A.①才 ②称 ③离 ④语 |
B.①才 ②道 ③后 ④言 |
C.①又 ②寻 ③离 ④言 |
D.①一 ②称 ③来 ④语 |
对这首诗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弟”即表弟。诗题点明了诗的内容是写与表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 |
B.“惊初见”是说他们乍一见面,似曾相识,不免惊讶,即问“贵姓”。 |
C.“沧海事”用典,借指世事变化很大,暗含离乱之恨。 |
D.“秋山”一词点明了时令,也借秋高气爽表现了诗人见到表弟的喜悦之情。 |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首五言律诗,韵律和谐,对仗工整。 |
B.第三联正面描写久别重逢情景,写出了由不识到相认、相忆的传神细节。 |
C.第三联与首句照应,写两人各叙分别后的情状,表现出了兄弟情深。 |
D.本诗采用浓墨重彩、层层渲染的手法,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一幕,有相当的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