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阶段性发展特点是:风气初开;天下移风;飙转豹变。“飙转豹变”(快速发展)这一特点属于哪一时期
| A.清朝末年 | B.洋务早期 | C.民国初年 | D.民国后期 |
下图是《天王送子图》(唐,仿摹本)局部,又名《释迦降生图》,描绘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悉达王子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天神庙时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的深层历史信息是
|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 B.人物服饰的贵族化 |
| C.人物服饰的世俗化 | D.中国文化的佛教化 |
见一则北宋笔记小说:“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该材料可以说明
①宋代士人重视历史,史学兴盛,材料描述了宋代书院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情形。
②北宋理学兴盛,理学家对历史人物的褒贬,成为人们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
③宋代庶民生活之中,说书受到人们喜爱,而读史又是说书中的重要部分。
④宋人喜欢三国历史,对于三国人物的看法,并不以成败论英雄。
|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④ |
《左传•鲁隐公六年(公元前727年)》载:“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dí,买进粮食)于宋、卫、齐、郑,礼也”。 这反映了
| A.各诸侯国负有对周的朝贡义务 | B.以鲁国为首的诸侯国自愿的道义举动 |
| C.各诸侯国是在落实《周礼》中的规定 | D.周天子拥有绝对的权威 |
郭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①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
②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东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民主思想的传播,冲突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
④东方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美居民的日常生活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如果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样也不可能也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对材料中有关地理大革命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开始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起点 |
| B.直接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 |
| C.提供了英国工业革命所需的一些条件 |
| D.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