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这说明当时我国
A.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 B.争取团结国际力量反对霸权 |
C.形成全方位外交格局 | D.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
“中华第一金碑”——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顶。“重走长征路”记者对此进行了报道,下列报道正确的是
A.红军长征是从四川开始的 | B.四川是长征最先到达的省份 |
C.四川是长征最后确定的落脚点 | D.红军长征在四川经历长且最艰苦 |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
C.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 D.农民对辛亥革命不支持 |
“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 |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北伐战争 |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里 “礼物”是
A.割占香港岛 | B.火烧圆明园 |
C.签订《辛丑条约》 | D.提出“二十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