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0月22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进一步在外交上,加强中美关系,依据自主外交原则,积极活动,总要做到使美国停止军火输给日寇……能够这样,我们在远东有苏美两国亲密的友谊。”对此理解不当的是
A.中共对美国援华抗战寄予极大期望 | B.苏联在中国抗战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
C.世界性反日统一战线亟待扩大范围 | D.美国对中国抗战政策开始发生转变 |
有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最重要成果,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 |
B.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否定,表明国家主权在民 |
C.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 |
D.考核任命制是它的基础 |
中国四大发明中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马克思语)和 “水手之友”的发明是
A.印刷术、造纸术 |
B.火药、印刷术 |
C.指南针、造纸术 |
D.火药、指南针 |
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A.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 |
B.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 |
C.宋代益州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氏——“交子” |
D.明清时期,全国著名的“商帮”是徽商和粤商 |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分别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这三国宪法的相同点主要有
A.议会都是两院制 | B.都是成熟的代议制 |
C.都实行责任内阁制 | D.都实行民主共和制 |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课题组指出:“事实上,以人均GDP、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等三个指标来比较,2002年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水平只是美国1892年的水平。”对这一结论的正确理解是
A.1892年美国就拥有了中国2002年的生产工具与技术 |
B.2002年中国的生产总值才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水平 |
C.2002年中国的农业劳动人口数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农业劳动人口数 |
D.2002年中国的经济现代化的综合水平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