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要写一篇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小论文,他所搜集的资料中有下列关键词句:“心灵的转向”、“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知识的对象是善”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泰勒斯 | B.苏格拉底 | C.普罗塔哥拉 | D.亚里士多德 |
2010年6月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开始,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
A.宗法制 | B.科举制 | 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 D.郡县制 |
2012年成都旅游形象宣传片主题词:“快城市 慢生活——闲不住的休闲成都”。下列关于成都的表述,符合实际的是
A.富饶的川西平原孕育了成都人不思进取的闲散心理特征 |
B.成都地处内陆,自古至今交通不便,所以生活节奏很慢 |
C.两汉时期,成都已经出现了繁华的夜市,生活节奏较快 |
D.休闲时可以参观成都境内以水文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
史学大家范文澜先生提出:“无一语无来历,无一事无根据。” 在此治学思想的指导下,下列史实与得出的结论配搭正确的是
A.铁锄的出土—铁农具已在江南广泛使用 |
B.科举制的实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
C.洋务企业兴办—近代工业在中国出现 |
D.《论十大关系》发表—毛泽东思想成熟 |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对世界政治局势有清楚认识 | B.没有认清该组织的新特点 |
C.表达了对美俄争夺中国的担心 | D.低估了中俄在组织中的领导作用 |
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说:“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这是因为这两大事件
A.使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改造中国的新途径 |
B.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充分的组织准备 |
C.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重要标志 |
D.为“工农武装割据”提供了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