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图甲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乙                丙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调节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则图甲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了耐盐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目的基因需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B.可通过农杆菌的感染以实现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C.含耐盐基因的水稻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植株
D.可用较高浓度的盐水浇灌以鉴定水稻植株的耐盐性

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要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起来,在基因操作上应选用(  )

A.只需DNA连接酶
B.同一种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C.只需限制酶
D.不同的限制酶与DNA连接酶

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常用相同的限制酶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
B.DNA连接酶、限制酶和运载体是重组DNA必需的工具酶
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DNA
D.常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受体主要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然后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β-干扰素的抗病性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

A.基因工程 B.蛋白质工程 C.基因突变 D.细胞工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