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下列符合细胞学说的是( )
①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③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④细胞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⑤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⑥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A.①③⑤⑥ | B.②④⑤ |
C.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一④表示相关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
B.光合作用过程中[H]来源于①过程中水的光解,用于③过程C3的还原 |
C.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除了产生了[H]、ATP外,产物中还有丙酮酸 |
D.②、④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④过程 |
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体内不同体细胞的基因表达状况,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黑色方框表示表达的基因 |
B.图中的3种细胞的基因组成具有特异性差异 |
C.图解可说明细胞的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D.图中白色方框表示“沉默”的基因 |
把混有反应物的液体,加到捣碎的土豆汁液中(酶液),在37℃下观察到某些反应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甲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反应物,加入酶液中,也可观察到该反应现象;学生乙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酶液,加入反应物中,则观察不到该反应现象。下面是对此问题的解释,其中可能性最大的一项是
A.酶催化的反应即使完全没有反应物,也可缓慢进行 |
B.酶由于被蒸馏水溶解出来,因而能进行反应 |
C.由于该酶液中混有与反应物相同的物质 |
D.由于该酶液中混有催化同一反应的多种酶 |
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将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 |
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 |
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 |
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
下列各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
B.将位于视野内右上方的图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装片 |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